不到24小時前我還以為接下來幾個月會是沒酒沒網路的苦悶日子,這種想法在我到達南蘇丹的第一個夜晚就被打破了。
同事們堅持既然這是我的第一天就更應該出去玩玩,更何況「OCBA(巴塞隆納任務中心)有全朱巴最棒的趴體」。OCBA的宿舍離我們有一小段距離,兩輛越野車在雨後的泥巴路上顛簸了五分鐘才抵達。時間有點早,場子還不太熱,我抓抓腦袋開了瓶冰啤酒,不太確定現在該做什麼。
一位同事不知從哪冒出來,拉著我走進人堆交流。這裡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最多的當然是MSF成員,其他也有來自ICRC(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和其他各個聽過沒聽過組織的人。一大半人是初次參加任務,平均年齡低得像是個高中或大學派對。那歡樂熱鬧的氣氛、無限供應的冰啤酒、震耳欲聾的電音也真的很像YA片場景。
不同組織的成員、在朱巴待了不同時間的人、甚至有好幾個和我一樣只是等轉機的過客,大家三五成群聊得火熱,到處都是聽得半懂的英文和聽不懂的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或連那是什麼文都聽不出來的對話。有些人彼此熟識,更多的你看得出來他們只是初次見面。在這種平均每個人只來待半年左右的環境,你總是需要不斷遇見新伙伴不斷適應新團隊組合。也許就是要這樣能自然主動去認識別人的人,才適合到這樣的地方,做這樣的事。
機場遇見的山羊鬍也出現了,我們這才有機會正式自我介紹。他說自己平常在OCP當資訊工程師,每隔幾個月就出一趟任務換換心情。MSF裡有很多人是這樣,一年有一半時間出任務、另一半時間在各地辦公室裡工作。
山羊鬍和幾位資格稍老的MSF伙伴聽到我要來當五個月的外科醫生,紛紛表示訝異:「MSF最缺外科醫生,因為他們通常只肯來兩三個月而已耶。」
我說:「是啊,我一開始填申請表也寫一到三個月,誰知道OCB直接給了五個月的任務。」
「加油,常有外科醫生待不到幾星期就嫌東嫌西然後辭職,弄得大家都很麻煩。」不知道是誰冒出這樣一句話。我苦笑:「嗯。如果我辭職了,你們在朱巴應該會馬上聽說。」
「唉呀,不是那個意思啦。你看起來應該撐得住。」他們說。
希望如此。
沒有跳出來看看,不能體會這世界有多大,更不會明白原來台灣並不小。
MSF裡大部分的人知道台灣,甚至多少了解兩岸之間的複雜狀況----雖然嚴格說來也沒有多複雜。會參加MSF滿世界亂跑的人瞭解一些國際局勢,這並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有那麼多人實際和台灣有過關連接觸:有人環遊世界那兩年在台灣停留了二十天,印象最深刻是太魯閣這麼美為什麼台灣人只愛坐遊覽車走馬看花。有人的老公在賴比瑞亞開診所前是在台灣受的婦產科訓練。全世界亂跑的芝加哥人好喜歡電影『一一』,聽我說楊德昌不准這部片在台灣上映時大吃一驚。來自西非的朋友說他非常感謝台灣,因為從小是吃台灣捐贈米長大。連到髒兮兮市場亂逛的時候都有黑人店員告訴我他叔叔娶了個台灣嬸嬸,現在兩人在大陸工作。
是的,市場。派對隔天是週日,我興致勃勃的跟著同事去逛了趟傳統市場。市場如同想像的髒亂,但是出乎意料的貨色齊全。地攤擺著各種認識不認識的食物,路旁擁擠林立著兼賣CD的服裝店、兼賣機車零件的腳踏車店、兼賣發電機的電器行、以及幾乎什麼都兼著賣的五金行。即使在非洲,雜貨攤上每一樣東西依然是Made In China。路上到處是悍馬吉普車,世界各地排得上號的大型NGO(當然還包括不算NGO的聯合國)都來了,活像是一場盛大的祭典。
我忘記這陣子朱巴辦公室正在試行週日不供餐,逛市場滿足了好奇心卻忘記採購。早午餐可以用一杯麥片打發,晚餐可沒辦法繼續比照辦理,只好請問宿舍守衛附近有沒有什麼好吃的。他推薦一家肯亞餐廳,說是「又好又近又不貴」。翻翻菜單隨手點了份辣羊肉,端上來是一大片薄餅injera上面倒扣一盤燴羊肉,要用手撕麵餅夾羊肉吃。料理滋味不差,但一方面眼看著天要黑、一方面也可能是被飛進啤酒瓶裡那隻蒼蠅傷了胃口,我只吃一半就匆匆結帳,總金額是 24 SSD,合台幣約220元。
這就是南蘇丹標準的『不貴』。
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南蘇丹獨立建國後,大量外國資金湧入投資、大量外國派駐人員進行消費,朱巴的物價因而高得嚇人。我想起之前看過的數據,2010年全世界物價最高的城市不是紐約、倫敦、巴黎或東京,而是安哥拉首都羅安達。想到朱巴和羅安達一樣,生活物資匱乏卻駐紮大批擁有高消費能力的外國人,會有同樣嚇人的高物價似乎也就不足為奇。
這是個新國家、新首都、新的國際焦點和新的市場。這是個馬路上只有黃泥巴路邊卻已經在蓋鋼筋水泥大樓、這是個有人賣爛掉的蕃茄也有人賣一份25美元的現烤披薩、這是個乾淨飲水還是問題而泳池俱樂部生意火紅的地方。
這裡是南蘇丹。
蘇丹在1956年由埃及獨立出來,但內部動亂不斷,這個部落與那個部落敵對、那個游擊隊跟這個反抗軍有仇,內戰一口氣打了五十年,直到2002年政府終於和南方獨立運動開啟實質談判、2005年才簽下停火協定。經過數年人口普查、基礎建設、教育宣導、細節討論,南方在2011年1月舉行公投,以98.83%的同意票通過獨立。於是『南蘇丹』這個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就在2011年7月9日誕生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說他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可惜現實往往不是如此美好。分裂成兩個國家後,國界兩邊各自出現數十萬急著想移動到界線另一邊的人,大量流動人口與遷徙途徑中的部落產生摩擦,新愁舊恨糾結,再加上兩個蘇丹之間的資源與利益競爭,和平的外表之下隱隱然是更趨緊繃的局勢和極度落後的基礎建設。
抓了個簡報空檔,我隨便找了位辦公室守衛聊天。聽到我是要去戈格里亞勒的外科醫生,守衛興奮的告訴我那是他的故鄉,雖然他早在1980年就為躲避戰亂隨家人離開,在埃及和中東當了多年難民。2005年停戰協定後,他循原路回到家鄉,又輾轉來到朱巴,最後進入OCB辦公室工作。雖然物價日高、百廢待興,但是他過得很快樂。不怕飛機轟炸,沒有子彈橫飛,走在路上更無須擔心會被人攔住檢查居留證件。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享受和平,對他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幸福。
我們獨立了,我們和平了,我們充滿希望,他說。我們現在剛站起來,還很需要外國朋友的幫助,可是我們很快就會強盛繁榮,靠自己的力量在非洲大陸上驕傲的站著。一定會。
我微笑點頭,不忍打破他的夢想與信念。距離真正的強盛繁榮獨立富足,你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論眼前的和平有多短暫,我的南蘇丹朋友,請趁現在好好的擁抱它,永遠不要遺忘這種美好。
註一:MSF的基本方針是不持任何政治立場,所以也盡量避免人員和UN互動過於親密。但下班互跑趴體這種事是免不了的。
註二:NGO =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通常特指非營利性質的公益團體。
註三:也許是因為長年戰亂,蘇丹地區沒有發展出具有足夠特色的地方菜系,街上吃到講得出來歷的食物都是異國料理,像injera這種帶酸味的海綿狀薄麵餅就是傳統衣索匹亞主食。
註四:SSD(South Sudan Pound,南蘇丹鎊)比台幣匯率大約是一比十左右,紙鈔最小面額一元。截至2012年8月我在南蘇丹第二次任務結束為止,硬幣還沒有開始流通。
註五:除了借貸之外,南北蘇丹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石油。石油產區多在南蘇丹境內,但加工輸出完全依賴蘇丹境內的輸油管與煉油廠。一方有原料一方有設備,售油利益如何分配既是個經濟問題,也是雙方各項談判時互相角力的政治工具。